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jiān lóng dǎn
坚龙胆为中药名,是中药龙胆的一种。出《浙江中药手册》。坚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坚龙胆(颠龙胆)[1]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习称“坚龙胆”。中药龙胆的另外三个品种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习称为龙胆。
《中华本草》:滇龙胆又称坚龙胆,与前3种不同点在干:无莲座叶丛,茎生叶多对,二型,下部叶2-4对,鳞片状,中上部叶片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边缘略外卷。花多数,簇生枝顶呈头状,稀腋生,被包围于最上部苞叶状的叶丛中;萼裂片不整齐,2枚大,倒卵状长圆形,基部狭缩成爪;雄蕊着生于冠筒下部。种子黄褐色。
坚龙胆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及山谷。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中华本草》:滇龙胆根茎结节状,有1-10余个残茎,下面有4-30余条根,根细长纺锤形,略弯曲,直径1~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横切面中央有白色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涩。"
《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辛。"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龙胆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中医大辞典》:龙胆功在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2]。主治脑膜炎,头痛,目赤,中耳炎,咽喉肿痛,口苦,胁痛,黄疸,肝炎,胆囊炎,小儿惊痫,热痢,睾丸肿痛,痈肿疮疡,尿路感染,阴部湿疹[2]。
《中药大辞典》:龙胆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的功效。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中华本草》:龙胆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龙胆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功能[3]。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白带,湿疹[3]。如治阴黄的龙胆汤(《圣济总录》);治惊疳热搐的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的龙胆丸(《太平圣惠方》);治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白带,阴囊湿疹,以本品配苦参、黄柏等,煎汤内服或外用[3]。
酒龙胆,升提药力,引药上行[3]。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的头胀头痛,耳鸣耳聋,以及风热目赤肿痛等[3]。如治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的当归龙荟丸(《中国药典》);治肝胆实火而致的目赤肿痛,胁痛口苦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的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目赤肿痛,胬肉翳障,以酒浸龙胆草配柴胡同用[3]。
《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名医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龙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2]。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1]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l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龙胆饮片为不规则的圆形厚片或段,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切面中心有隐现的筋脉点,有裂隙,质脆,易折断,气微,味甚苦[3]。酒龙胆色泽加深,略有酒气[3]。
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酒龙胆,升提药力,引药上行[3]。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的头胀头痛,耳鸣耳聋,以及风热目赤肿痛等[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龙胆在处方中常以龙胆、龙胆草、酒龙胆等名称出现。
详见龙胆条。
号:WS3-B-2536-97处方:苦参933g龙胆666g黄柏266g大黄133g郁金133g茵陈...
g剂型:每粒0.25g。龙胆泻肝胶囊的主要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
的龙胆泻肝汤,作水丸。组成:黄芩、栀子、甘草、龙胆草、生地黄、当归各三分,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
óngdǎnxiègānwán(shuǐwán)龙胆泻肝丸(水丸)药典标准:品名:龙胆泻肝丸(水丸)...
óngdǎnxiègānwán(dàmìwán)龙胆泻肝丸(大蜜丸)药典标准:品名:龙胆泻肝丸(大蜜...
龙胆草,味苦涩,气大寒,阴也,无毒。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胆,其余治目、止痢、退热、却肿,皆推展之...
阳足太阳之属也。自锐而入客主人斜下者,皆用龙胆草,为胆草味苦,与胆味合,少加人参,益三焦之气,加本...
盗汗∶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又治伤寒后盗汗不止。龙胆草研末,每服一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
钩藤钩防风独活天竺黄羌活(各三钱)麻黄升麻甘草草龙胆(各二钱)川芎(三钱)蝉蜕(五个,去头足)上每...
。每服五丸或七丸,饭汤下。《刘氏家传》治疳方。草龙胆(末之)白芜荑仁(去皮,研。各一两)上米饮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