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华池金津、神水玉液(Jinjin and Yuye;jīnjīn、yù yè;EX-HN12、EX-HN13)为经外奇穴[1][2]。出《肘后方》。又称“金津玉液”[3]。《医经小学》列作奇穴。金津、玉液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两侧的静脉上[2]。卷舌取之[4]。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4]。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
《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金津(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5]。
jīnjīn、yù yè
EX-HN12、EX-HN13
《医经小学》:舌底紫脉有二穴,左为金津右玉液。
金津、玉液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舌下粘膜→粘膜下组织→颏舌肌[6]。
金津、玉液穴主治急性扁挑体炎,舌肿痛,口疮,口腔溃疡,舌炎,舌强,舌肿,失语,呕吐,咽炎,喉痹,喉蛾痧,黄疸,急性肠胃炎,腹泻,消渴。
金津、玉液穴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呕吐、消渴[6]。
金津、玉液穴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以及舌炎,扁桃体炎等[1]。
金津、玉液穴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4]。
舌病:口疮,舌强不语,舌肿,失语[7]。
其他病:呕吐,消渴,喉痹,喉蛾痧,黄疸,腹泻[7]。
《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著舌下中央脉,出血不止杀人。
《世医得效方》:治舌强肿起如猪胞,以针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即消,切勿刺著中央脉,令人血不止,则以火烧铜筋烙之,不止则杀人,或以斧下墨醋调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而消,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
《针灸大成》: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主治口疮、舌炎、消渴、扁桃体炎、绞肠痧、喉痹。针二分,出血。
1.急腹证:点刺治100例急腹症(如胃痉挛,肠痉挛,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功能紊乱),有迅速止痛的效果。
2.口腔疾患:点刺,治疗舌炎,口角炎,口腔炎,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舌下两窍,最要留心,左为华池金津,右为神水玉液。紫筋为舌系,俱连于肾,或用刀针伤两窍,津液耗散,断绝...
数日光景,快乐不可名状,此云休粮诀也。故曰∶华池神水,玉汞金铅。乾坤运用,日月烹煎。屯蒙发火,进退精...
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是...
人精气常存,面目光彩。又况液之涌为醴泉,液之聚为华池,液之降为甘露,液之灵为神水,随搅随服,无时不然...
采之,肘后飞过,先过尾闾为第一关,次夹脊为中关,玉枕为三关。要闭塞两耳,耳乃肾之门户,勿使走泄。头...